集团

+

平博 平博PINNACLE2022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07 万亿元连续 6 年保持世界第一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发布时间 : 2023-01-15 14:33:29

  热点线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07 万亿元,连续 6 年保持世界第一,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海关总署13日发布,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 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

  12月出口数据,美元计同比下降9.9%,继续对比下亚洲其他国家与地区: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对美国带头发起的“脱钩”做了外循环布局,用RCEP和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来抵消美国减少的份额。

  而根据全球各大机构的预测,东南亚明年经济增速远高于欧美,这也是支持明年中国GDP增速过4的很大支撑。

  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支撑了巨大的就业,如何留住产业又保障工人合法的薪资与福利,是未来几年要解决的问题,重要性不比科技自主低。

  去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是6.7,42.07万亿元约合6.3万亿美元(CNN的报道和我的计算一样)。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9.1万亿元,一下子跳过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两大关,达到6.06万亿美元。去年在人民币年均贬值4%的情况下,美元计进出口额依然增长4%。2021年出口21.74万亿元,进口17.36万亿元,2022年出口23.97万亿元,进口18.1万亿元。以美元计去年出口增长7.7%,进口增长1.1%。

  中国贸易顺差从2021年的4.38万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5.87万亿元,美元计增幅也高达30%,部分是中国产业升级尤其是汽车出口从前年200万辆一年增长到超过300万辆的贡献,部分是去年受疫情影响内需增长有所下降、但制造业生产却受到动态清零保护取得整体轻微增长的结果。

  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31.4万亿元,2022年增长3.1%,这样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32.4万亿。由于进口除了农产品大头是食用,还有少量服务贸易和用于百姓取暖做饭的能源,绝大多数是工业品和中国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与零配件,出口除了少量服务贸易和原材料农产品绝大部分是工业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因此大致可以认为中国的进口额加制造业增加值减去出口额就接近是中国人自己消费的工业品总额,而这个值是26.5万亿元,和出口总额相当接近。因此大致可以讲中国制造一半出口一半自用,离“内循环为主的国内国外双循环”还有一点距离,这主要是工业品的高端领域,包括飞机、芯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和相当一些行业的核心零部件还严重依赖进口,还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把高端工业品进口额缩小,同时让自家的高端工业品消费扩大。

  其它国家里,美国还没有公布去年全年出口数据,不过美国2021年出口总额2.53万亿美元,进口额3.39万亿美元,美国疫情前好几年出口额都是2.5万亿美元左右,和中国的出口额3.6万亿美元、进口2.7万亿美元几乎反过来。

  发达国家里只有韩国公布了去年进出口数据,2022年韩国出口683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韩国出口增长成绩也是不错的,但是出现了贸易逆差,高幅的进口增长恐怕大头是高企的能源进口价格,站在美西方阵营吃的一个亏,可能也和中国产业升级对韩国的挤压有关。

  越南去年出口额3718.5亿美元,略超中国的十分之一,增速10%,对于人口仅有中国1/14的越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越南大量出口也是中国核心元件越南组装,越南去年进口额3589亿美元,增长7.8%,顺差只有微薄的130亿美元,但是可见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不少。越南已经有Vin牌电动车这样的民族工业产品了,万事开头难,看好越南。

  另外去年让经济学家倍感困惑的土耳其出口增长12.9%,达到2542亿美元。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累计原油进口50,827.6万吨,同比降0.9%,12月原油进口4,806.5万吨。2022年累计煤及褐煤进口29,320.4万吨,同比降9.2%,12月煤及褐煤进口3,090.8万吨。2022年累计天然气进口10,924.8万吨,同比降9.9%,12月天然气进口1,027.7万吨。12月稀土出口4,307.2吨,2022年累计稀土出口48,727.8吨,同比降0.4%。12月大豆进口1,055.5万吨,2022年累计大豆进口9,108.1万吨,同比降5.6%。

  财联社1月13日电,以人民币计价,中国12月份进口同比增长2.2%,1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0.5%,12月贸易顺差5501.1亿元人民币。

  财联社1月13日电,以美元计价,中国12月出口同比下降9.9%,12月进口同比下降7.5%,1-12月贸易顺差8776亿美元。中国2022年出口值同比增加7%,至纪录高位3.59万亿美元。

  10:39【海关总署: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 增长9.8%】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10:33【海关总署: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元关口 增长36.8%】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海关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持续推动“零关税”等早期收获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扩区工作,核准印发一批试点企业名单;对全岛封关运作形成《重点工作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全面压力测试做好准备工作。近两年,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口快速发展,继2021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后,2022年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2000亿元关口,达到2009.5亿元,增长36.8%。其中,出口722.6亿元,增长120.7%,进口1286.9亿元,增长12.8%。

  10:26【海关总署: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 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民营企业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继续巩固,外贸“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在出口方面,2022年,民营企业出口机电产品7万亿元,增长15.3%。其中,电子元件、电工器材和汽车零配件增速分别为22%、42.5%和19%。进口方面,2022年,民营企业进口农产品8620.6亿元,增长14.9%。进口铜、医药材及平博 平博PINNACLE药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分别增长25.3%、15.3%和8.7%。

  10:23【海关总署: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要更加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总的看,2022年我国外贸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绩来之不易。展望今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较多。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要更加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

  10:21【海关总署:2022年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5.65万亿和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和3.7%。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

  10:17【海关总署:202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8万亿元,增长8.9%,占出口总值的17.9%。其中,箱包、鞋和玩具出口分别增长32.6%、24.4%和9.1%。此外,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增长10.8%,占进口总值的8.7%。

  10:01【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财联社1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创季度规模历史高点,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

  是疫情影响经济,不是防疫影响经济,如果防疫有用的话,防疫会减弱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在一波疫情之后大家有抗体了,能消停三到六个月,这三到六个月内经济好,不是因为放开导致的经济好,本质是这段时间是疫情低谷期,影响小。

  其实双十一的时候有些省份已经大面积感染了,全国日增感染实际上已经是数十万这个级别,它本质上就防不住了,这个我们清零派都清楚。我们不甘心的是之前的7+3,宣传“没有物传人的证据”,不推广“防疫泡泡”这种园区模式,不忿的是造无症状比例越来越高的谣言。

  我们这么一波快速过峰让一部分人走了,一部分人身体垮了,以后后遗症的威力也会显现,会空出不少工作岗位,会让劳动生产率下降不少,这样员工效率低还一年到头总有人陆陆续续染疫而请假,企业也得增加雇佣人数来应对这个请假和效率下降——这样就业会好一点。

  但是呢?海外比较明智的人已经在提前囤日用品囤药囤卫生纸了——毕竟之前用清零政策支撑摇摇欲坠的全球供应链的国家它不撑了。

  制造业才能提供长久的大幅的薪资增长,才能带动服务业,才能让经济良性增长。服务业只能解决就业,但服务业薪资增速很慢(服务业从业人口极其有限),基本跟通胀是同步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十年内全球大衰退/大滞涨/大萧条/三战至少发生一个有一半概率发生两个的局面。

  在事实上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在实质上已经走到了防不住的情况下,在面临海外需求萎缩全球衰退的当口,能怎么办呢?

×
全国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