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

+

平博 平博PINNACLE中国对外贸易强国之路

发布时间 : 2023-03-10 20:42:59

  《中国对外贸易强国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强国之路(17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1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分析2009 年11 月份美国失业率终于稳定在10.0%的高位上,比上月回落了0.2%。欧、美、日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开始从谷底缓慢回升,由此带动了中国11 月份出口跌幅比上月同比收窄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也有2008年同期基数低的影响)。这个变化也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中国为稳定出口而采取的各项短期应对措施,包括政府出台的稳汇率、提退税、改善贸易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口企业为保生存而进行的各种努力,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产品、更新设备、调整产品增值链等一系列调整举措,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8年9月美国危机全面恶化以来,中国对欧美出口增

  2、长率及出口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所占比重都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2月份以来,在内需企稳回升的作用引致下,中国初级产品的进口数量已经转为正增长。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短期的应对政策和企业的艰苦努力最终也没有能够拧过大势。当全球需求形势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时,中国出口的跌势依旧。而随着外需形势的好转,中国出口增长率也相应出现了显著改善。1.1世界经济下滑导致我国进出口额下滑,但降幅小于欧美日2009年初,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持续衰退,世界贸易额大幅下降:下半年,随着发达经济体股市回暖,制造业景气回升,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走低,经济出现稳定迹象,全球货物贸易开始回升。世界经济的下滑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恶化,进

  3、、出口增速分别由入市以来(2002-2008年)年均增长24.6%和27.2%转为-11.2%和-16.0%,分别下降了35.8和43.2个百分点。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货物贸易下滑幅度小于欧美日。截止2009年末,中国出口量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全球四大贸易体出口量如图1所示。1.2外需恢复还存在不确定性,出口复苏基础不牢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已出现触底反弹现象,但经济复苏仍然严重依赖政策刺激,未来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不确定性:一是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贷持续低迷;二是刺激政策推出的时间选择,过早会影响经济复苏,过晚会加大通胀风

  4、险;三是流动性注入导致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货币政策面临通胀压力;四是迪拜债务危机显示全球体系仍很脆弱,危机的深层原因仍需化解。图2列示了美日欧2000年以来的失业率。各经济大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个人消费支出缺乏增长基础,再外需恢复较为温和并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复苏基础也缺乏有力支撑。1.3 出口疲软使我国外贸依存度大幅下滑我国出口占GDP比重从2001年四季度起持续上升,至2007年三季度达到最高值38.6%,2008、2009年有所下降,其中08年四季度由于出口放缓,出口依存度下滑加快,09年约降至24.5%,比08年减少8个百分点,比历史最高值减少14个百分点。具体

  5、如图3所示。1.4 贸易条件重现恶化趋势危机以来,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降幅高于出口商品价格降幅,商品贸易条件出现改善,在2009年2月份曾恢复到2003的水平。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定价机制并没有出现根本变化。随着经济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进口价格上涨快于出口价格,贸易条件3月份又重返过去几年的恶化走势,说明2008年末贸易条件出现改善,只是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下滑的短期原因所致。图4和表1分别描述了2000年以来我国贸易条件指数和出口增速变化情况和1980年至2004年四种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1.5 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反倾销

  6、、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是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绊脚石。据商务部统计,截至09年11月份,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03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67起、反补贴13起、保障措施16起、特保7起,涉案金额公约120亿美元。虽然占我国出口额比重不高,但影响较大,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我国传统出口优势产品频频出现同一产品再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贸易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综上,2010年的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全球需求状况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预计2010 年欧美经济增长态势将是前高后低。

  7、“前高”,预计欧美经济在上半年会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反弹,引致进口需求的恢复性增长。从2009 年的出口特点来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跌幅要小于非传统的机电产品,民营企业出口的跌幅要小于国有企业和外商企业。外需形势好转,对传统出口优势部门和民营中小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后低”是预期欧美经济反弹后由于缺少经济基本面的强有力支撑,可能会再次陷入持续低迷的态势。如危机后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比以前下调一个百分点,使其进口需求大幅缩水。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低迷必然带来以邻为壑的贸易冲突增加,尤其是针对中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等产能过剩较严重的行业交替使用诸如反倾销、反补贴、

  8、特殊保障、技术贸易措施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势必增大中国出口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尤其在危机期间,各种非经济因素更是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案件的复杂性,其中既包括来自美欧的压力,也包括来自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冲突。另一方面,全球宏观政策在退出策略上缺少基本的协调,如果欧美,尤其是美国迟迟不愿意采取回收流动性的宏观政策调整,那么,过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势必会助长全球资产泡沫泛起,通过全球油价、资源价格等资产价格的扶摇上升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面临的压力21 低成本竞争优势将面临转型压力预计2020 至2025 年,中国低成本优势将告一段落。到那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

  9、,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与中国相比,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劳动力资源更年轻,人数更多,人均收入更低。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和印度2008年的人均GDP分别为5345美元和2753美元。另一组数据表明,在15至34岁人口组中,中国占总人口的29.07%,为38011 万人;而印度占总人口的34.99%,为38296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阶段,而印度将长期保持低水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能否继续保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训练、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值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形成中国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新优势。2.2 加工贸易生产体

  10、系面临转型压力危机过后,预计中国的土地成本、煤电油运成本、人民币汇率及其他环境、资源、要素成本都将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这将改变中国环境的综合优势,尤其是降低成本驱动型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与中国相比,印度目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和制造业生产率两个方面。如果在未来的10 年,印度经过努力显著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制造业配套体系。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加工组装基地的国际资本就有可能从中国转向印度,中国“候鸟型”的加工贸易体系将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外迁,一部分退出,一部分扎根。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的顺差达2968亿美元,高于外贸总顺差的2955亿美元。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达572

  11、1.95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总额的72.37%。如果加工贸易生产体系出现外迁,未来替代加工贸易的新就业机会是什么?新的贸易顺差来源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工贸易生产体系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因此,在促进外商来华的生产体系本地化的同时,持续提高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的比重,可能是未来转型的一个选项。 2.3 模仿创新模式将面临转型压力虽然在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3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6%。然而,实证研究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7%有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超过4%

  12、的企业仅有4960家(含951家外资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8%。外资企业虽然拥有较多发明专利,但配置在中国的产品增值链环节,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直接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显著。而中国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这导致了一种矛盾性现象,一方面,经合组织的有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ICT)的出口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ICT出口国。美国普查局的数据也显示,2005年,美国ICT产品进口的40%、光电产品进口的22%都来自中国。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开始超过美国对全球的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另一方面,19952006

  13、年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有95%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有90%以上是由外商企业生产的。因此,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过渡,将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表2列示了一些相关的数据。2.4 外贸增长方式将面临转型压力可以预想,在以后的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都会进入沉寂期,而新一轮全球化和新能源革命仍处于酝酿期,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尚处于大调整的时期。去泡沫化后又缺少新增长动力,是美日欧经济减速的主因。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成功地实现脱钩?我认为不会。至少在未来的5年内,中国要做到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尚很难,要依靠开拓新兴市场来抵补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带来的

  14、进口需求缺口还很难。同样,美国要依靠新能源革命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规模和速度,就成为后危机时代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贸易摩擦和利益冲突,进一步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更大的经济福利损失。2.5 东亚区内贸易格局将面临战略性调整的压力面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我们会发现,美国的经常项目失衡是表象,其和资本项目失衡是实质。从的角度来讲,美国可以保持国民负储蓄,在国民净负债的同时还有过剩的资本,还能够通过创新用次贷的方式来实现其居者有其屋。为什么美国会“不差钱”?一是有美元创造功能,二是有华尔街,三

  15、是各国开放为美元和华尔街的功能倍增创造了条件。对此,整个的东亚模式都面临着调整压力:一是扩大本地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增强技术创新对本地增长的贡献;三是加大、物流、资讯对本地增值的作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大力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持续提高区内贸易比重。从两岸四地、“10+1”、“10+3”到整个东亚;从通商自由化和便利化、制度和规则的一体化和规范化,到低碳经济和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其次要大力发展多功能中心和市场体系,提升平博 PINNACLE平博为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服务的功能,在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同时,对冲全球系统性风险。2.6 外贸激励机制将面临转型的压力长期以来,人民

  16、币汇率、出口退税率、低成本劳动力、国家财政或地方资金支撑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会展等外贸激励因素在促进中国外贸发展方面作用显著。然而这些外贸激励因素和机制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政策效应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正在起作用。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刺激疲软的出口,我国自2008年8月以来,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涉及多种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当前出口下降主要是外需萎缩所致,因此,此举对出口的刺激作用也有限,反而可能导致利益外流。不少企业反映,出口退税率调整,外商会以出口退税率上调为借口,要求企业下调出口报价,企业为保住市场,不惜将退税部分或全部让利给客户,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短期内保

  17、出口增长和长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措施应协调一致。表3列举了危机以来我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3 中国“对外贸易”强国之路的战略选择3.1 发挥竞争优势我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的局限与束缚,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渡。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1.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基于比较优势所建立的产业是我国在资源禀赋、生产成本方面有优势的产业。这所谓的优势仅仅是同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的,在国际上未必有相应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国内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又同时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才是我国真正要大力发展和扶持的产业。由产业

  18、结构优化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因此,我国在制定竞争优势策略时,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另外,要合理引导外资流向,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把外资吸引到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产业中来。3.1.2.逐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自主创新是实施竞争优势战略的核心,而我国目前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够,拥有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比较少,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产业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必须加大投入和自主研发的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平博 平博PINNACLE同时,自主创新可以与利用外

  19、资相结合。例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相合作,“掌控一个现有的成功国外品牌,实际上就掌控了国外的消费者,进而掌控了国外市场,这要比自己创建一个品牌快得多、方便得多、也简单得多、同时意义也大得多”。此外,还可以依靠国内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大力扶持那些本身具有潜力的企业,要勇于让这些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3.1.3 积极开拓新兴贸易和市场,大力发展零部件贸易体系用2030年时间,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进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从新兴市场做起,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包括在新兴市场上加快推进境外平台建设,发

  20、展自主的国际营销渠道和全球营销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加工分销基地和网络;逐步建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资料和零配件供应的全球配送和物流体系;在新兴市场,鼓励发展与中国企业境外和贸易相匹配的银行、人民币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及结算体系。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沿贸易产品增值链的两端不断地延伸扩展,推动更有技术、增值和创新含量的零部件贸易体系的发展,推动更有人力资本投入和增值潜力的生产性服务链的发展,推动更有要素创造、开放竞合、文化创意的国际合作体系的发展。真正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制造;从最终成品贸易到中间产品贸易;从跨国公司境外服务到本土企业

  21、的境外服务;从美元中介到人民币中介;从即期交易到衍生交易的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3.2 促进贸易协调现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与协调。具体来说,我国的协调战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实现我国的外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依赖的是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高污染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现在我国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做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得坚持走新型的对外贸易道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不仅有助于中国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是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对世界的贡献,即不以大量

  22、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3.2.2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危机的冲击下,由于现实经济效益和短期救市计划的需要,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这对于应对危机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目前状况下的正确做法依然是坚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在应对危机中表现出了其大国风范,没有以邻为壑、滥用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现阶段中国应该做到:积极遵守WTO 的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尽自己的一份力;大力倡导自由贸易,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23、;恰当巧妙地运用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降低国际贸易保护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3.2.3 推进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我国坚持对外贸易的协调战略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如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这方面是中国这些年外贸战略中欠缺的一点,也是应该积极扭转的一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过多的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没有充分重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国要发展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关系,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贸易,要协调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3.2.4 发展东亚区内贸易和相互,推动人民币区域化逐步减少外贸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大东

  24、亚区内贸易比重,重视东亚区内直接与货币合作,是外贸发展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点。其核心板块是两岸四地之间的经济和贸易进一步整合,既包括加快推进两岸四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包括经济融合和管理体制对接;二环是东盟与中国经济之间的进一步整合,持续提高区内贸易和比重,重视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三环是东盟与中日韩经济之间的进一步整合,逐步形成区内统一大市场,增强经济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四环是东亚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整合;五环是更大区域经济的整合。其中,人民币区域化、银行“走出去”、开放成为区域经济和贸易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 全球四大贸易体出口量图2 美日欧2000年以来的失业率 图3 出口依存度和出口增速图4 2000年以来我国贸易条件指数和出口增速变化表1 四种贸易条件指数(以1980年为基期)表2 中国1978-2007年出口商品结构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全国服务热线 :